备件精益化管理的背景:
据全联冶金商会统计,2022年重点民营钢铁企业亏损面达48%,平均利润率仅0.95%。实施全面的精益管理、全方位的成本管控是企业保证生存、保持盈利最为有效的手段。
备件辅料成本在钢铁全流程成本中占比不足10%,高层管理者往往无暇关注。但每年动辄数亿元,甚至几十亿元的备件辅料支出,在当前行业利润微薄、经营环境多变、大宗原料不可控的局势下,备件降本对企业盈利尤为重要。据某知名咨询机构分析,钢铁企业目前普遍存在20%~40%的备件辅料降本空间,这部分潜力如果得以有效发挥,行业的
平均利润率将获得50%以上的提升。以年产400万吨级长流程钢厂为例,一年的备件辅料费用近5亿元,有效实现20%的降本空间,就将为企业创造1亿元的经营利润。“小备件”里蕴藏着“大空间”
钢铁行业备件辅料管理三大重点问题:
1 | 库存成本高:库存周转率低,平均周转天数1年以上,是大宗物料的10~20倍;呆滞库存多,1年以上呆滞库存占比30%以上;清库存运动常常做,但清的速度赶不上涨的速度、并且运动过后又会反弹,问题得不到根治; |
2 | 备件成本不明晰:问题定位不具体,仅有宏观的吨钢吨铁吨材指标,因物料不规范、口径不一致导致指标难以精准分解、精准管控,掩盖了具体物料存在的问题 |
3 | 行业对标难深入:优化方向不清楚,行业间对标也仅能停留在宏观指标层面,因物料信息、核算口径、运营模式的差异,行业对标的结果难以应用,不清楚真正的差距、不清楚优化的方向; |